所从事的行业涉及工业、矿产、房地产、新能源等诸多领域,累计投资200多亿元,为社会提供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同时为昭通社会公益事业捐资、捐物1000多万元。
1月15日,昭通市宝通机械有限公司等3家爱心企业辗转近200公里,将物资送到马路村村委会,并举行了捐赠仪式。据了解,这3 家企业向马路村捐赠了玉米脱粒机、农用水泵、鼓风机及LED灯泡等,价值15000余元。
今年,驻村第一书记张广玉根据村上实际情况,联系了昭通市宝通机械有限公司、昭通市利欧有限公司和昭通市耀长兴有限公司,对马路村进行物资捐赠。原来是昭通市三家爱心企业向马路村捐赠农用物资,在寒冷的冬天为村民送上温暖。1月15日,一辆装满农用物资的皮卡车驰入永善县永兴街道马路村村委会,这一场景吸引了许多村民的目光。马路村是昭通日报社挂钩帮扶的村,自2021年起,昭通日报社选派精兵强将驻马路村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昭通日报记者:彭晓雨/文 张广玉/图。
这批物资将发放给脱贫不稳定户、边缘困难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农户,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苏永忠强调,要弘扬清风正气,夯实廉洁文化的群众基础,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的渠道,在全社会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推动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浩荡的金沙江畔,有着万里长江第一港的水富市以玛瑙森林公园为核心,城市公园和口袋公园为支撑,持续推进铜锣坝仙女湖景区、西部温泉大峡谷、邵女坪景区、金沙湖公园提档升级,滨江城市的独特魅力更加彰显。
为更好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2023年9月,昭通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对元宝山公园、元宝山体育场、原市体校等资源进行整合改造,项目以城市有活力,公园有颜值,场所有互动,生活有温度为建设主题。漫步在威信县城大街小巷,移步皆景,举目如画,空气清新湿润,街道干净整洁,绿化景观错落有致,集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口袋公园展示着红色扎西的生态宜居之美。除此之外,改造工程对原有的道路进行拓宽和加固,重新铺设路面,增设安全设施等。赏心悦目的美景背后,是昭通市委、市政府坚守绿色发展理念的结果。
南边的乌蒙水乡公园垂柳依依、流水潺潺、人影晃动、小鸟啁啾,到了傍晚,夕阳红遍,更是上演着清风醉晚霞、浪卷云波澜的美景大片。近日,位于绥江县城凤岭路和近林街交叉路口的便民菜市场又热闹了起来。
昭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多次带队深入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明察暗访、实地督导,为全市上下抓创文工作树立标杆、作出示范。做强昭阳、镇雄、水富,做特彝良、鲁甸、大关、盐津,做优威信、巧家、永善、绥江,做美县城为目标谋划城文章重点建设项目653个,全域发力推进城市建设与开发。绿美之城春满园从昭通中心城市到鲁甸县城,不足25公里。俯瞰乌蒙大地,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画卷正渐次展开:在绥江县城滨江景观带,新建的健康步道从迎晖公园绵延6公里直达千年渔村,犹如一条环绕县城的彩带,晨跑的人络绎不绝,观一湖清波,赏水绿蓝天。
路程说长不长,但并不好走。同时,强化控源截污、抓实内源治理、注重生态修复,成功创建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投资20.6亿元的16类工程项目全面完成,昔日的垃圾河、臭水河正向生态河、景观河华丽蜕变。……谈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善,昭通各地群众纷纷点赞。近年来,昭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建设引领区域发展的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目标,坚持民生优先、增进人民福祉,打造好人民城市,统筹推进县城、集镇、乡村互融共进、协调发展。
为了破解城管、商贩猫捉老鼠的管理困局,同时方便居民生活、规范城市管理,绥江县经过反复思考、论证,决定因地制宜在距离农贸市场较远的街边划出一块区域作为便民菜市场,设置公示牌,和菜农约法三章,规范经营时间、场地范围、卫生责任、处罚标准,让大家都心中有数,自觉遵守。道路两旁的树木搭配也是非常有特色,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配合,构成了错落有致的绿化带。
建成65.5公顷的省耕国学文化公园、29.2公顷的乌蒙水乡公园,水与城市和谐共生的水系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完成昭阳区三善堂垃圾场整改工作,昔日臭不可闻、惨不忍睹的三善堂垃圾场变成了青翠欲滴的绿草地。
在昭通中心城市的北边,省耕国学文化公园水光潋滟,婆娑树影摇曳生姿,厚重的国学文化与静美的公园山水融为一体。绥江城管部门还采取定人定岗的方式,落实了每个便民菜市场的具体责任人。2023年12月1日,历时145天,全长23.17公里的昭鲁大道提升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文明之城绽芳华隆冬时节,行走在昭通中心城市的大街小巷,文明风尚抬眼可见,每一次斑马线前的礼让,每一次俯身捡起垃圾,每一张志愿者的笑脸,都让人暖意融融。不足半年,昭鲁大道旧貌换新颜。至此,昭通中心城市到鲁甸县城可实现15分钟快速通达。
火红的枫叶、翠绿的柳树、如火的石楠……众多植物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在环卫工人的精心打理下,构成了美丽的绿化带。坚持房住不炒、民生优先,不断满足居民住房需求,持续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
(图片均来源于昭通日报社图视库)昭通日报记者:谭光吉 通讯员:尤婷 罗洪。爱好打篮球的董先生表示,过去总找不到打球的好地方,不是场地小就是灯光暗,抑或是打球的人多,把水泥地都磨光滑了,很容易摔跤,而现在这些烦恼全都被解决了。
近年来,昭通市持续推进城市两污治理设施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6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7座、垃圾中转站35座,建成排水管网2272.1公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增至98.53%、100%。昭通各级各部门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一针一线,推动城市治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工作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里子是管好城市服务市民的内涵,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近年来,昭通市委、市政府坚持从昭通实际出发,超前谋划,不断优化城市发展布局,以做大昭鲁一体化中心城市和镇雄县城,建成昭鲁常住人口达100万人的大城市,镇雄县城常住人口超50万人的中等城市。但多年前的这条道路,却给过往的群众留下了苦涩的记忆。家住温泉静园小区的陈女士赞许地说,周末她都要带孙子来公园锻炼。
品质之城显魅力2023年12月1日,经过3个多月的提升改造,昭通市元宝山城市体育公园以崭新的面貌,正式向市民开放。以有序、方便、快捷为目标,持续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全力打通各类断头路、拥堵点,畅通城市路网微循环,做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
全市上下强化责任担当,下足绣花功夫,突出重点,攻坚突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基础设施短板加速补齐,卫生环境更加整洁,市民精神文明水平稳步提升,共创共建共享机制更加完善。建成各类绿地5773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增至38.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12.71平方米。
这块街边的空地虽然只有30平方米,但应季蔬菜、新鲜水果却有20多种,议价声、交谈声、付款的提示音……交织成一股浓浓的人间烟火气。这里的篮球场馆不但面积大、数量多,而且设施齐全,太安逸了。
强化供水管网建设,建成供水管网1470.12公里,供水管道密度增至每平方公里10.24公里。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昭通中心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城市发展更具活力,市民素质和社会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远眺巧家,一个个公园像翡翠般散落其间,夜幕下的小城灯火通明,鳞次栉比的亮丽楼房与热闹非凡的城市中心共同构筑了巧家的美丽图景……推窗见绿,开门见景,越来越多的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唤醒昭通城市生活新空间。聚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补齐短板为突破口,抓实抓细顶层设计、机制建设、业务培训、氛围营造、点位打造、问题整改、统筹迎检七项工作。
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创建,把创文工作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聚焦全面落实六大战略,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双百大城市建设。如今,曾经对立的城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成了相互帮衬的朋友。
在绿化、亮化方面,重在融入昭通风貌和特色,着力提升城市形象。高标准建成开通昭璞绿道,打造昭通中心城市省耕国学文化公园环湖跑道、乌蒙水乡环湖跑道等慢行系统,城市出行体验值大幅提升。
实施道路、路灯、管线等设施设备改造维护工程,不断提升道路通行舒适度和景观效果图源:凤庆县人民政府网站近年来,凤庆县坚持城市规划重引领、城市建设提品质、城市管理求精细,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蕴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主攻治河、治污、治堵、治乱四个重点切实抓好城市风貌设计、打造精品街区、提升普通街区、整治背街小巷、提升改造主题街区、智慧城市、老旧小区等工作,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特色、干净的美丽县城,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